
每年的秋收季节是植物性眼外伤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的高发期。每到这个季节经常听到患者说自己曾被玉米叶划到眼睛,本以为寻常小伤,只是一开始有迷眼的感觉,在一天天的拖延中,竟然严重到了需要住院治疗的地步。
那么究竟为什么玉米叶划着眼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今天我们从病原微生物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玉米叶划伤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
玉米叶划伤角膜,是以不同程度角膜损伤为基本特点,常合并角膜叶片毛刺状异物存留或角膜感染的一种眼外伤。玉米叶所致的单纯角膜划伤可合并真菌感染,引起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常见病原如镰刀菌、曲霉菌及念珠菌。当异物划伤角膜时,真菌黏附在角膜表面并侵入伤口引发感染。由于感染初期眼部不适症状轻微,患者容易忽略而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引发重症真菌性角膜炎,导致角膜基质坏死、前房积脓、眼内炎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致盲,甚至要手术摘除眼球。
微生物检验是针对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技术手段。病原菌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角膜刮片进行镜检及微生物培养,帮助临床查明病原菌。

显微镜下的曲霉菌

显微镜下的镰刀菌
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应的病理变化,真菌性角膜炎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
1、水平生长型:真菌在角膜表面地毯式生长,刮片阳性率高。常见致病真菌:镰刀菌属。
2、垂直和斜生长型:对于临床严重的真菌感染,有特殊的真菌感染伪足、卫星灶。常见致病真菌:曲霉菌属、念珠菌属。
温馨提示:
玉米叶划伤眼睛后要及时就诊,通过合理的检查,确定病因及时治疗,对于改善和预后至关重要。秋收时节,由于玉米叶高度与人眼高度接近,在田间劳动时,要提高防护意识。劳作时戴防护眼镜是有效的预防措施!